調解服務及離異家庭服務

年度綜合家庭服務重點

本會一直關顧離異家庭的福祉與需要。我們透過家事調解服務及離異家庭服務,幫助面臨分居 / 離婚人士和諧理智地商討離異後的安排,務使雙方和子女的利益同被顧及。我們亦秉持着「兒童為本」共親職的理念,透過不同的介入手法,讓離異 / 再婚 / 重組家庭內不同家庭成員都能夠適應家庭轉變所帶來的挑戰,給孩子兩個快樂的家。

承傳調解服務,與各界賢能共譜和諧
開展兩項調解計劃,協助家庭以和諧方式解決爭議
推動共親概念,支援離異家庭、提供專業培訓,促進業界交流
透過學術研究與媒體創作,提升社區及專業人士對離異家庭需要的關注
療癒創傷,重建支援,及總結實踐經驗,提供實証參考

 

承傳調解服務,與各界賢能共譜和諧

為期三年的「臻和薈」 - 調解教育及服務計劃於2024 年 1 月圓滿完成後,家福會繼續提供家事調解服務,協助離異家庭化解爭議,並透過調解教育與培訓,裝備各年齡層人士運用調解技巧解決日常衝突。我們積極培訓專業家事調解員、朋輩調解員及提供免費網上家庭調解教育訓練,期待參加者在社會各領域持續推動和諧文化。

本會參與香港法律周 2024,與法律界及大眾介紹家事調解服務的發展,尋求與各界別友好共同推動和諧理念。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專業服務,擴大調解服務對社會的影響力,為家庭與社區營造包容共進的良好環境。

於家福會家事調解研討會 2024 上與業界交流及分享
家福會代表出席香港法律周 2024 調解論壇,分享家事調解服務的經驗

開展兩項調解計劃,協助家庭以和諧方式解決爭議

本會於 2024 年 7 月獲公益金資助「家事『晴』 - 調解教育及服務計劃」,為夾心階層提供資助的調解服務,並凝聚專業律師及家事調解員的共同協力,透過培訓與服務實踐,體現「助人自助」精神。

家事法律諮詢講座,讓大眾認識離婚相關的法律知識,並推廣調解減輕紛爭

本會於 2024 年 10 月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透過關愛基金支持開展「贍養費調解試行計劃」,為經濟困難家庭提供免費調解服務,減輕家庭就贍養費及離異相關事項的爭議壓力,優先保障子女福祉。同時,我們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制定與業界調解員合作的服務機制,確保市民能夠獲得多元化及優質的服務。兩項計劃均致力以調解促進家庭和諧。

為少數族裔社群舉辦專題講座,介紹家事調解服務及相關社區資源

推動共親概念,支援離異家庭、提供專業培訓,促進業界交流

本會為有需要的離異父母舉辦多元化的主題小組及工作坊,其中包括「如何協助孩子面對父母離異」及「給孩子兩個快樂的家 - 共享親職小組」等,推廣「兒童為本」共享親職的概念,提升離異父母共享親職的能力。於 2024 年 12 月舉辦「以家為本」離異家庭支援服務經驗整合研討會暨主題工作坊,深入探討不同家庭成員在面對離異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超過 400 名跨專業人士出席,促進業界專業交流。

研討會及工作坊吸引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出席,有助推動跨專業在服務離異家庭工作上的交流及聯繫工作

透過學術研究與媒體創作,提升社區及專業人士對離異家庭需要的關注

家福中心以「家庭為本」的信念,為離異 / 再婚 / 重組家庭設計及提供一系列創新與整全的支援服務,填補現時的服務縫隙;並協助各離異家庭成員過渡和適應家庭轉變,重整生活步伐為目標。透過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的質性研究《盼望與力量》記錄和闡述有關非同住離異爸爸的父職經驗,並以「兒童為本」共享親職的角度擔起父職,努力守護孩子的成長。另外,藉微電影《耆.待》及《家姐日記》,在鏡頭下立體呈現有關祖父母面對成年子女離異與兒童面對父母關係轉變的心路歷程,提高社會大眾對離異家庭需要的關注。

《盼望與力量》離異爸爸質性研究
《耆.待》微電影
《家姐日記》微電影製作花絮

療癒創傷,重建支援,及總結實踐經驗,提供實証參考

「賽馬會放晴 ‧ 再『喜』航多元家庭支援計劃」已於2024 年 12 月圓滿結束,期間持續為離異家庭內不同的家庭成員提供支援服務,協助他們療癒創傷、重建信任。同時為來自離異家庭的祖父母設計專門支援小組,參加者表示活動後能了解孫輩需要,增進祖孫情。計劃同工獲台灣兒童福利聯盟邀請,分享服務離異家庭祖父母的本地工作經驗。出版《離異家庭導航手冊》,為業界及相關家庭提供寶貴的本地參考。透過行動研究,創立「CNCH 共享親職的評估與介入模式」(協調、協商、輔導、療癒),為服務高衝突離異家庭提供評估與介入的重要方向。

出版《離異家庭導航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