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Press releases

家福會公佈「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結果, 發現課程有助改善多代家庭溝通,促進兩代在育兒上的協作, 讓孩子表現更多正向的行為 (Chinese Version Only)

(2022-05-26)

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獲李錦記家族基金贊助,由2015年開始由轄下的婦女及家庭成長中心推行「婆媳緣.祖孫情」多代家庭教育及支援計劃,為多代家庭成員,如祖父母及父母提供援助,建立支援網絡,携手合作培育下一代。2019年,家福會邀請香港樹仁大學及香港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展「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製作了三套課程,讓祖父母及父母同心為下一代締造一個互相關顧的成長環境,共建幸福家庭。

研究團隊在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間收集數據,探討課程的三組參加者,包括祖父母、父母及男士(中間人)課程後的成效。

家福會特別於今日(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下午舉行「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發佈會暨專業培訓公佈研究結果。是次活動亦是家福會「家福月」三大重點活動之一。

家庭議會主席彭韻僖女士, BBS, MH, JP、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先生應邀出席擔任今日活動的主禮嘉賓。

負責進行研究的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崔志暉博士在發佈會中指出,從量性和質性研究結果均顯示「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對不同組別的參加者改善多代家庭溝通有顯著的成效,不單促進兩代在育兒上的協作,而且讓孩子表現出更多正向的行為。有關「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的背景和結果重點如下:

量性研究

研究對象: 共有134位參加者,當中包括祖父母72人、父母41人及男士(中間人)21人。

結果重點:

  • 三個組別的參加者,包括祖父母、父母及男士(中間人)均對「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有高度評價,表示會推薦課程給別人。
  • 男士(中間人)參加者表示坊間並沒有針對他們因兩代育兒之需要而設計的服務,故此課程有舉辦的價值。
  • 參加者表示課程內容有助他們改善多代家庭關係,讓祖父母及父母明白兩代育兒之基礎是以兒童健康成長為目標。他們能掌握處理衝突技巧,特別是避免在兒童面前衝突,強調「兩代紅綠燈轉危為機法」情緒管理策略最有效;當兩代明白大家成長背景有差異,會主動學習尊重及信任,均有效提升兩代共同教養的自信心或親職效能感。

有關課程成效指標對三個組別的參加者的分析:

  • 祖父母和父母兩個組別參加者在「兩代親職合作」、「親職效能感」、「兒童正向行為」及「家庭幸福度」 這四方面都有顯著上升。
  • 男士(中間人)組別參加者,他們在「兩代的親職合作」、「親職效能感」及「處理姻親關係 」都有顯著上升。
  • 三個組別的參加者完成課程及課程結束後三個月,在大部份成效指標都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改善。

三個組別的參加者均對「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的整體滿意度,給予很高的評分,以5分為滿分:

  • 祖父母組對「了解跨代共同育兒的重要性」、「對參與者是否有幫助」給予最高分 (4.5分)
  • 父母組對「了解跨代共同育兒的重要性」給予最高分 (4.29分)
  • 男士(中間人)組對「對參與者是否有幫助」給予最高分 (4.19分)

質性研究

採用焦點訪談形式,共邀請了24名課程參加者,包括9名祖父母、7名父母及8名男士(中間人)進行小組討論, 課程內容在以下不同的層面有助參加者改善多代家庭關係:

  • 在觀念上,以兒童的福祉為親職合作目標。
  • 技巧上,避免在兒童面前衝突;因明白兩代成長背景有差異,而主動積極學習同理心、尊重、互相信任而共建和諧。
  • 行為上,除了減少衝突,以較多合宜角色及配合時機正面與家庭成員互動或溝通,大部份參加者強調名為「兩代紅綠燈轉危為機法」情緒管理策略、「知己知彼」及「將心比心」這兩個課題,最能有效協助他們面對多代或姻親關係問題,並提升共同教養的自信心或效能感。有些祖母或母親,也指出因管教上的轉變,看見孩子的行為有改善或進步。

曾經參加「兩代同行育兒孫」的男士(中間人)Thomas指出坊間比較少有針對男士(中間人)需要的課程,課程讓他有效地掌握處理婆媳關係,以及學到以兒童的福祉為重,提升兩代的協調力。

「婆媳關係和男士(中間人)好比一個三角形,如搭帳幕一樣。小朋友為三角形的重心,在帳幕內受到保護。只要其中一方失去了平衡,帳幕便會倒下來,壓到內裡的小朋友。故此,作為男士(中間人)千萬不要逃避,只要找出合適的方法協調三方,整個家庭便會和諧,小朋友亦可以健康愉快地成長。」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在發佈會中分享多代家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當中包括了家長教育課程對象、目的及形式增多、更具靈活性,以及評估、介入更趨本土化。

「多代育兒好比為船舵,家庭是由每位家庭成員在航行時合力控制,改變或保持家庭發展的航向。養育新一代,家人必需要同心協力,有商有量,才能保持家庭穩定暢順地駛向目標。」

她建議教育和社福界要積極擕手支援多代育兒及推廣多代家庭教育,以惠及更多有需要家庭。學校亦要在課堂內外積極推動和加強跨代育兒教育。

鑒於「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結果正面,家福會作為本地跨代家庭教育的先導者,為教育界和社福界同工定期安排更多專業培訓,以及提倡跨界別合作,讓他們可以了解和掌握推動多代育兒的知識和技巧。此外,亦會繼續加強男士(中間人)的支援,包括為他們提供更多實用課程和服務,提升他們與妻子與父母的溝通技巧。以及為家庭製作自學使用的資源套及安排活動,讓家庭成員,包括男士(中間人)一同參與學習,加強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溝通和聯繫,共同建立和諧家庭關係。

有關「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

共有五大主題,包括「知己知彼」、「將心比心」、「姻親互補」、「同舟共濟」及「同聚共樂」。這些都是促進多代家庭關係的重要因素。課程亦重視家庭與社區之聯繫,強調家庭成員善用社區資源,更有效及持續地建立多代情誼。

家福會婦女及家庭成長中心亦特別推出了「兩代同行育兒孫」研究及課程簡介書冊、《家庭夾心號》短片、《嫲嫲、媽媽不吵了!》親子圖畫書以及《和「孩」共樂》遊戲卡。 歡迎有興趣人士瀏覽家福會婦女及家庭成長中心網頁及Facebook 粉絲專頁了解詳情。

要了解家福會「婆媳緣.祖孫情」多代家庭教育及支援計劃,請致電 2811 5244 或素描以下QR  Code瀏覽有關網頁。

 

家福會總幹事葉潤雲女士在活動中致歡迎辭,指出家福會積極推動多代溝通,以兒童福祉為本,透過服務讓祖父母及父母分工和協作,為下一代締造一個互相關顧的成長環境,共建幸福家庭。

 

左起:李錦記家族基金主管劉明燕女士、社聯業務總監賴君豪先生、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先生、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 JP、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兼臨床副教授方富輝博士、家福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鄧守亷醫生在啟動禮中合照。